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法治 >> 正文

未登记古墓葬受损,该由谁管?

发稿时间:2025-04-18 07:09:00 作者:王梁 刘亮 白小洁 来源: 检察日报

  “目前盗洞已经恢复原状了,其他被损坏的地方也得到了修复,保护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强……”日前,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检察院检察官来到西安市蓝田县三里镇,对被盗损的古墓葬修复情况进行“回头看”,相关管理人员欣慰地说道。

  2024年4月,蓝田县三里镇的4座古墓葬遭到盗掘,汉代三级文物辅首衔环铜壶等珍贵文物被盗。公安机关经侦查,将梁某等5人抓获归案。同年5月,公安机关以梁某等5人涉嫌盗掘古墓葬罪提请雁塔区检察院审查批捕。

  案件办理过程中,雁塔区检察院刑事检察部门检察官发现该案可能存在损害公共利益的情形,依托内部线索移送机制将线索移送给该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公益诉讼检察官经初步调查,确认被盗墓葬包含1件三级文物(即具有比较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盗掘行为已造成不可逆损害,遂同步开展行政公益诉讼和民事公益诉讼调查。

  经西安市检察院指定管辖,2024年7月,雁塔区检察院对蓝田县文化和旅游体育局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并联合该局工作人员共赴现场实地勘查,查看被盗古墓葬的保护状况。“未登记古墓葬是否属于文物?”双方就修缮保护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和专业问题进行磋商时,由于对文物的概念范畴以及文物修缮法律法规的认识不一,未能就被盗古墓葬的后续保护事宜达成一致,案件一时陷入胶着。

  “我们委托陕西省文物鉴定研究中心对古墓葬进行鉴定。经鉴定,该案被盗的4处古墓葬均为清代以前古墓葬,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结合相关法律规定,我们认为这些古墓葬属于文物,应当受到保护。”承办检察官告诉记者,2024年9月,雁塔区检察院向西安市蓝田县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全面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对古墓葬进行科学保护。

  收到检察建议后,西安市蓝田县文化和旅游体育局高度重视,不仅采取有效措施对盗洞进行了科学回填,而且根据“应普尽普、应保尽保”的文物普查工作原则,将4座被盗古墓葬列入蓝田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线索征集范围,并组织专家团队进行认定评估,便于后续普查。同时,该局督促属地政府切实履行监管职责,督促蓝田县文物管理所加强田野文物安全巡查力度,指派群众文保员定期巡查,防止盗掘古墓葬违法行为发生。

  “我们经过研判,认为行政公益诉讼无法使受损的国家和公共利益得到全面恢复,因此确有必要对该案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要求违法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承办检察官说。

  2024年6月,雁塔区检察院对梁某等5人以民事公益诉讼立案,并依法开展调查取证,通过查阅刑事案件卷宗材料、询问证人和咨询专家学者,并考虑了文物的历史、科学、社会价值,对修复费用进行了科学计算。同时,梁某等5人盗掘古墓葬及部分文物,并将部分盗得的青铜鼎、青铜壶出售,非法获利10万元,其行为已涉嫌盗掘古墓葬罪。

  2024年12月,雁塔区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在追究梁某等5人的刑事责任之外,诉请判令梁某等5人承担涉案古墓葬科学回填修复费用2000元,并在省级以上媒体公开赔礼道歉。今年1月17日,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该案,将择期宣判。

  未登记古墓葬是否属于文物?

  文物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文物,是指人类创造的或者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下列物质遗存:(一)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古石刻、古壁画……”因此,认定古墓葬是否为文物的标准,不是其是否登记在册,而是其是否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经陕西省文物鉴定研究中心对涉案古墓葬进行鉴定,该案被盗的4处古墓葬均为清代以前的古墓葬,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该案中,古墓葬经鉴定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且属于文物范畴,因此应认定其具有文物属性,属于不可移动文物。

责任编辑: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