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杨雷 记者 金卓
在铁路货场的钢铁森林中,一台“正面吊”缓缓靠近集装箱。伴随“咔嗒”脆响,吊臂和集装箱的4个角紧紧咬合在一起。随后,它抓住集装箱,将其稳稳放在了火车上。这个过程就像搭积木。
这是4月14日下午,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黑龙江省富锦市一家生化科技公司铁路货场看到的一幕。
这些集装箱从装上火车的那一刻起,企业就无需操心后续运输环节——无论中途换水路还是公路运输,都由铁路部门联系。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物流中心富锦营业部党组书记兼副经理张丽告诉记者,这就是“一单制”运输。“‘一单制’就是企业在网上申请发货,我们接到申请后,核实货源和运费,然后组织运输,进一步简化交接、换装环节。以前我们是‘站到站’,现在是‘门到门’。”
4月14日,黑龙江省富锦市一家生化科技有限公司铁路货场,“正面吊”缓缓抓起集装箱。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杨雷/摄
“一单制”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前述生化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去年3月实行“一单制”以来,物流成本降低18%,增收306万元。“以前没有‘一单制’,产品运到上海,最长要30天,现在最短20天就能到。”
从富锦市开出来的火车,运行状态如何?有没有影响运输效率的因素?在哈铁货物物流服务中心的大屏幕上就能看到。4月15日上午,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这里看到了一块“货运生产作业与管控平台”大屏幕,上面用红色和黄色标注火车此时的状态。
“红色是超时48小时以上的,黄色是超时24小时的。”哈铁货物物流服务中心受理室主任孙逸群告诉记者,遇到超时情况,生产管控人员会对接现场人员了解情况,组织他们快装、快卸。
4月15日,哈铁货物物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时刻注视着列车运行情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杨雷/摄
孙逸群介绍,哈铁货物物流服务中心是伴随铁路货运95306平台一起成长起来的。它汇集了全局245个车站工作人员后,于2022年5月20日投用。目前,黑龙江省超万家企业入驻95306平台,网上日受理客户需求8784万单。2024年,平台累计完成货物成交量超2.19亿吨,交易金额突破282.76亿元。
并不是只有发货量大的企业可以用铁路运输,发货量小的企业也可以。“拼箱”,为这些企业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运输方式。哈铁货物物流服务中心香坊营业部经理何宁介绍,所谓“拼箱”就是由铁路方面统筹,把几家小企业发往同一地点的货物,拼在一起运输。既减少等待时长,又降低运输成本。
五常市磨盘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鑫对此深有体会。“以往单次发运10-30吨大米,无法用整车集装箱运,只能用公路运,但运费贵。我们每次运量在30吨以内,以运往云南方向为例,公路运费要2万元。使用‘拼箱’,运费仅为1万元左右,且三到四天就能发运。”他说。
去年10月,哈铁货物物流服务中心成立调研组,深入五常市大米企业调研,了解到了这些小企业的运输痛点,于是推出了“拼箱制”业务。
小企业零散运输需求可“拼箱”。大企业货物多,则可选择把运输完全包给铁路。在业内,这被称为“物流总包”。
齐齐哈尔铁路物流中心副主任姚洪海介绍,“物流总包”是通过整合铁路及社会物流资源,为客户提供全链条物流服务,涵盖运输、储存、装卸等环节。传统铁路运输仅提供单一运输服务,而“物流总包”以降低用户成本为目标,主动参与客户供应链管理。
今年年初,黑龙江伊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便把物流运输包给了铁路部门。一季度,铁路发运该公司产品5.95万吨,同比增加1.66万吨,日均装车从去年5车提高到22车。
“我们计划最近开行大庆至大连的城际精品运输班列。”姚洪海介绍,定车定点定线这种按客车化运行方式运输货物,能进一步压缩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货运部主任董延春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物流降成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基本前提是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一单制”“一箱制”“物流总包”等,是铁路部门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举措。未来,将继续深入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让铁路现代化物流转型发展成为地方经济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