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阳台等不得单独出租 对住房租赁企业资金链进行监管 《住房租赁条例》公布

发稿时间:2025-07-22 06:03:00 作者:赵丽梅 张均斌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共7章50条,包含规范出租承租活动、规范住房租赁企业行为、规范经纪机构行为、强化监督管理、严格责任追究等内容。《条例》将于9月15日起施行。

  《条例》明确,用于出租的住房应当符合建筑、消防、燃气、室内装饰装修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不得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同时,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地下储藏室、车库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并且租赁住房单间租住人数上限和人均最低租住面积,应当符合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

  一旦违反上述规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责令相关出租人、住房租赁企业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对单位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房源的真实性尤为重要。《条例》提出,住房租赁企业发布的住房地址、面积、租金等房源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在其经营场所、互联网等不同渠道发布的房源信息应当一致,发布的房源图片应当与实物房源一致,不得发布虚假或者误导性房源信息,不得隐瞒或者拒绝提供拟出租住房的有关重要信息。

  对于住房租赁经纪机构来说,其发布房源信息前,应当核对并记录委托人的身份信息、住房权属信息,实地查看房源,与委托人签订住房租赁经纪服务合同,编制住房状况说明书。

  根据《条例》,一旦住房租赁企业、经纪机构违反上述关于房源真实性的要求,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提请同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

  网络平台也需对虚假房源担责。《条例》指出,网络平台经营者未履行核验责任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应当通报网信部门,由网信部门依据职责予以处置,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或者停业整顿。

  近年来,住房租赁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跑路”的现象频现,为保护租客的权益,对这类企业的资金链进行监管尤为关键。《条例》拿出专门的章节对住房租赁企业、住房租赁经纪机构的资金能力进行了规定。住房租赁企业应当具备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自有资金、从业人员和管理能力。从事住房租赁业务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应当具备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自有资金、从业人员和管理能力。从事转租经营的住房租赁企业也应当按照规定设立住房租赁资金监管账户并向社会公示,并通过该账户办理住房租赁资金收付业务,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条例》还要求,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住房租金监测机制,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内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住房的租金水平信息。

  此外,根据《条例》,从事转租经营的住房租赁企业未按照规定设立住房租赁资金监管账户并向社会公示,或者未按照规定通过该账户办理住房租赁资金收付业务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本报北京7月21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 记者 张均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7月22日 01版

责任编辑:高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