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空战史上对撞敌机第一人陈怀民:义薄云天证忠魂

发稿时间:2025-07-22 06:15:00 作者:朱娟娟 张望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日前在湖北军民抗战博物馆,武汉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智绘芯途”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同学们凝望展柜——照片上的年轻飞行员头戴军帽、戎装笔挺,护目镜下的眼神坚毅而庄重。

  87年前,就是在武汉的上空,中国空军飞行员陈怀民驾机决然撞向敌机、以青春热血捍卫祖国,牺牲时年仅22岁。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武汉成为抗日重要战场。1938年2月18日,日军空袭武汉,中国空军英勇迎战,武汉空战全面爆发。1938年4月29日下午,日机越境突袭武汉。中国空军第4航空大队数架飞机从汉口、孝感凌空而起,与敌机展开搏斗。

  时任中国空军第4航空大队第21中队飞行员的陈怀民,驾驶战斗机,直捣敌战斗机群所谓的“立体阵地”之中央,凭借高超的驾驶技术,左拼右杀,不到5分钟,就击落1架敌机。

  瞬时,陈怀民墨绿色的战机成为日本战斗机的众矢之的,5架敌机蜂拥而上,令其陷入重围。突然,敌军的机关枪击碎了陈怀民的座舱和尾翼,陈怀民胸口也随之中弹。

  此时,弃机跳伞也许可以保全性命,但他不愿就这样离开苦斗中的战友,决定与敌军搏斗到底。他强忍伤痛,猛推油门杆,驾机径直向其中一架敌机猛扑过去。顷刻间,巨响传来,两架飞机在空中爆炸,向江面坠去。

  陈怀民是世界空战史上与敌机对撞的第一人。被其撞落的敌机,驾驶员是日本军方王牌飞行员高桥宪一。在这场空战中,中国空军最终击落敌机21架。

  陈怀民牺牲于武汉青山镇与天兴洲的长江之间,1个多月后,英雄的遗体从江中被打捞上来。1938年6月5日,国民政府在汉口为陈怀民举行追悼会,2万多人前来祭奠。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驻汉办事处为陈怀民敬献花圈和横幅,挽联和横幅上分别写着“捐躯报国”“义薄云天”。

  陈怀民烈士遗体被安葬在武汉,1953年迁至武汉石门峰文化名人公园内的中国抗日空军烈士墓园。

  距离湖北军民抗战博物馆数百米处,中国抗日空军烈士墓园静立于山丘之畔。7月18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来到这里瞻仰,一座红色、造型仿若飞行器与机翼的纪念碑映入眼帘,陈怀民等12位中国空军飞行员浮雕栩栩如生;纪念碑前,一排白菊绽放,告慰着英灵。

  墓园及纪念碑右侧,设有“1938·武汉大空战”影像长廊。武汉大空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最著名的空中战役之一,在2月18日、4月29日和5月31日发生的3次主要空战中,我方分别击落日机12架、21架和14架,总计47架。空战粉碎了轴心国所谓夺取“制空权”的谬论,给日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斗志。

  为纪念捐躯报国的陈怀民英烈,武汉将一条200余米的道路命名为“陈怀民路”。如今,这条路上各类店铺林立,挂着“陈怀民路”的门牌,仿佛在以别样方式诉说着对英烈的怀念与赞颂。路的一端紧连“中山大道”,另一端直通“胜利街”。

  “撞毁敌机建奇功,山崩地裂敌丧胆,热血忠魂化彩虹……”在陈怀民路上,陈怀民烈士的侄子陈德以自创歌曲《天魂》寄托哀思。

  在陈怀民的家乡江苏省镇江市,其出生地被命名为“怀民村”。1916年12月25日,陈怀民出生于镇江市白莲巷29号。其父陈子祥曾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投身民主革命。陈怀民自幼喜欢听祖辈讲民族英雄故事,钦佩邓世昌临危不惧撞击日舰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16岁的陈怀民投笔从戎,参加十九路军所编组的学生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寇侵略。1933年,他考取杭州笕桥航空学校第五期,毕业后被分配到南昌空军教导大队任少尉本级队员,后调入空军第4大队23中队,任战斗机少尉主机驾驶员。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陈怀民曾多次与战友在杭州、南京、枣庄等地上空阻击日军。

  参观结束后,“智绘芯途”实践团的大学生们围坐交流,他们深化了对责任担当的理解,思考着红色精神在科技报国实践中的传承。

  “我们要以智慧与忠诚绘就属于新时代的壮阔芯途,将不朽的红色精神融入未来科技的血脉之中。”实践团带队老师唐琼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 实习生 张望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7月22日 02版

责任编辑:高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