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社会 >> 正文

河北沧州构建“高效办成一件事”新格局 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门、只跑一次”

发稿时间:2025-07-15 06:46:00 作者:朱洪园 张世豪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沧州市行政审批局“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受理窗口,工作人员(右)在受理信用修复事项的申请。傅新春/摄

  “昨晚我在‘冀时办’微信小程序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专区填写了相关信息,今天一到办理处,几分钟就办好了,没想到这么便利。”7月7日上午,沧州市民王先生来到沧州市妇幼保健院门诊部,给自己的第二个孩子办理出生证明。

  “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服务线上办理启动后,您提交的申请我们在线上就能直接审批,不仅是出生证明,上户口、社保、医保也都很方便。”工作人员孙玲玲解释说。

  2024年以来,沧州市创新推动21项“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事项落地实施,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就是其中之一。

  沧州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吕文清介绍说,沧州市从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出发,将需要到多个部门或跨层级办理的关联性强、涉及面广、办理量大、办理频率高、办理时间相对集中的多个事项,整合为企业和群众视角的一个服务场景。通过推动政务服务渠道建设、模式创新、数字赋能、扩面增效等举措,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的高效办理,大幅提升了企业和群众办事的满意度、获得感。

  出生“一件事”联办

  王先生回忆说,5年前,他的大儿子出生,那时他还是个“新手爸爸”,不了解给孩子办理出生证明、户口登记、生育医疗费用报销、生育津贴申报、新生儿居民医保登记等各种事项的流程。重复提交了很多材料,前前后后跑了多个部门,他花了4天的时间才办好。

  2020年,孙玲玲刚调到沧州市妇幼保健院门诊部办理出生证明,那时候的她每天也是忙得焦头烂额。

  现如今,孙玲玲每天在电脑上审批就能帮新生儿办理出生证明,时不时还会去产房向产妇们宣传现在的便民政策,让她们享受更快捷的“新生儿床边办”。

  “其实家长都不用现场来取出生证明,我们还能邮寄到家。”她笑着说。

  沧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副书记王雷告诉记者,2024年11月,沧州市全面推行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服务线上办理开始,沧州市卫健委不断畅通咨询途径,拓宽宣传渠道,广泛开展宣传,让群众分娩前即熟悉联办事项及操作流程,现已实现床旁操作或分娩出院后线上申请办理有关事项。

  出生医学证明、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登记、户口登记、预防接种证办理、生育医疗费用报销、生育津贴申报、社保卡申领、新生儿居民医保登记、新生儿居民医保缴费等9个“单事项”集合成“一件事”,通过一个表单、一套材料、一次提交,实现了“一网通办”。截至目前,沧州市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累计办理17866件。

  吕文清告诉记者,目前沧州市县两级19个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了220余个“一件事”专窗。企业群众在大厅内能够一次办结所有涉及事项,实现了“只进一门,只跑一次”。

  不会办?帮你办

  针对企业群众“不会办”问题,每个大厅建立起3到5人的帮办代办队伍,完善“帮办代办制度”,推行“视频导办”。

  7月3日,沧州河间市永兴酱菜厂的负责人吴先生在河间市行政审批局成功办理“个转企”登记业务,包括公司营业执照、公章刻制、税务登记等事项,同时变更了食品生产许可证。

  “工作人员帮办代办,一天就办完了,省时省力。”吴先生说。

  同时,沧州市残联推动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帮办代办向基层延伸。

  沧州市献县残疾人联合会工作人员郭大超告诉记者,之前办理残疾人证需要残障人士本人到县残联办事处,而现在可以让残疾人家属代理办证,办证窗口也从县一级增加到乡镇,可以让群众就近办理残疾人证,更加便民利民。

  近日,郭大超接到了张女士的电话,张女士想给68岁的父亲办理残疾人证,但是父亲全身瘫痪在床不太方便出行,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打电话咨询县残联。

  他指导张女士在线上用“冀时办”申请办理,即时受理张女士的申请,随后,郭大超联系评定机构,安排评残医师第二天上门为老人进行残疾评定,整个办证流程没超过一星期。

  郭大超说,他们现在还会利用县里的媒体向各个村宣传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帮助群众更好地了解这些政策。

  “从年初到现在,我们已经办理完成了849个残疾人证申请。”他说。

  沧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25年,针对全市90%以上的残疾人居住在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沧州市残联组织各县(市、区)残联对本地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服务中心和村(社区)综合服务站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帮办代办方式,进一步方便残疾人申请办理。2025年以来,沧州市办结残疾人证事项6238件,其中通过“残疾人一件事”系统办结5967件,使用率达95.65%,办结量和使用率均在全省领先。

  “跨省通办”

  沧州市行政审批局信用管理科科长赵红琲告诉记者,之前总是涉及一些跨省跨市联合办理的企业,需要法人两边跑,现如今直接开通了京津冀“跨省通办”窗口,利用跨省通办“云”窗平台系统,就能很快帮企业修复信用。

  沧州市行政审批局不断深化沧州与北京、天津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线上互动和联动办理机制,有效地解决了异地办事“找谁办、怎么办”的困扰,让“数据跑”替代“群众跑”成为现实。

  2025年3月12日沧州市与天津市河东区签订《京津冀区县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协议,形成了北京市6个区、天津市4个区以及沧州、石家庄等地“跨省通办”区县政务服务大联盟。

  另外,沧州市行政审批局还推行“开业第一见面人”模式,目前服务事项包括开办餐饮店“一件事”、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水电气热网联合报装“一件事”、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

  同时,沧州市强化新技术应用,打造“线上+线下”智能服务体系,泊头市、海兴县、经济开发区等地接入DeepSeek人工智能系统,开发“一件事”等智能导办,累计服务群众1867人次,窗口咨询量下降38%,办事指南查阅量减少52%。

  经统计,沧州市创新推动21项“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事项落地实施以来,跑动次数、办事环节、所需材料、办理时间分别较改革前压减87%、84%、73%、68%。截至今年4月底,全市累计办理“高效办成一件事”相关业务5.7万余件。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洪园 实习生 张世豪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7月15日 05版

责任编辑:高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