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社会 >> 正文

“不想上班”也是病?有医院开设门诊引热议,网友:说出了我的心声!

发稿时间:2025-07-16 15:22:00 来源: 幸福福田

每天“两点一线”地奔忙

此刻坐在工位上的你

是不是心底有个声音在呐喊:

“不想上班!”

不爱上班可能是种病?

近日,相关话题

#河北一医院开设不爱上班门诊#

冲上热搜,引起网友热议

  “不爱上班门诊”

  据“上游新闻”报道,近日,有网友发文称,秦皇岛一家二甲医院除了挂有“不爱上学门诊”牌子外,还挂出了“不爱上班门诊”的牌子。

  据在“不爱上班门诊”值班的医生——该院睡眠心理科主任岳利民透露,该门诊是在患者建议下开设的:

  “之前有孩子来看‘不爱上学门诊’,家长说不爱上学有人管了,不爱上班有人管吗?

  我们在接诊过程中也发现,有的人不爱上班其实背后存在焦虑、抑郁等问题。但直接说这与焦虑症、抑郁症有关,患者可能有病耻感,所以我们在今年设立了一个‘不爱上班门诊’,现在已挂牌两个多月了。”

  岳利民表示:“工作中心生乏力、疲惫的感觉、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不好、感觉上班很痛苦,这些表象背后有很多复杂原因。我们作为专业人士的作用就是找出原因,进行系统梳理和诊断,最后进行治疗和改善。”

据介绍

“不爱上班门诊”的诊断流程

和正常的精神心理学科差不多

  首先是问诊,了解患者的近况(了解情绪、行为、生活功能等),还会进行心理和身体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可能(如甲亢导致的情绪激动、失眠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等情况);

  随后会对患者进行心理量表、植物神经功能平衡性以及体能测试;

  最后根据检测结果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网友评论

职场心理问题需要被重视

在社交平台上

#讨厌上班怎么办# #上班好累#

#上班上久了是会这样的#

等职场互动话题常年受到关注

  “大象新闻”评论称,“不爱上班门诊”的设立提醒我们,关注职场心理健康刻不容缓。社会应加强宣传引导,消除对心理疾病的偏见;企业也要重视员工心理健康,优化职场环境,给予员工更多关怀。

  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人正视心理问题,勇敢寻求帮助,让“不爱上班”不再成为难以言说的痛。

  广东省总工会发文强调,“不爱上班”背后可能有多重原因,超负荷运转、价值感缺失、人际压力……“不爱上班门诊”开诊,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一家门诊的力量是有限的,要真正构建起健康的职场生态,需要更广泛的社会合力。企业要重视员工心理健康,优化职场环境。社会应当鼓励更多医院开设类似“不爱上班门诊”,推动职场倦怠的筛查和基础心理支持,走进社区、走进基层,降低寻求帮助的门槛和成本,让心理关怀触手可及。

缓解职场焦虑小贴士

那么,在日常工作时

如果我们感到紧张、焦虑

该怎么缓解?

可以试试这4个减压方法

↓↓↓

  “4-7-8腹式呼吸法”:

  ① 吸气4秒,鼻子吸气,默数1、2、3、4,吸气要深而缓慢;

  ② 屏息7秒,屏住呼吸,默数1、2、3、4、5、6、7;

  ③ 呼气8秒,嘴巴缓慢呼气,默数1、2、3、4、5、6、7、8。

  ④ 重复这一过程,保持节奏,一分钟呼吸8-12次,做5-10分钟。

图源:健康吉林

  渐进性肌肉放松法:紧握拳头5秒后突然松开,能瞬间缓解手部震颤。此法通过生理放松反向调节心理状态,适合午休或睡前练习。

  正念觉察:通过将注意力聚焦在此时此刻的各种体验或经历,并且以接受的、开放的、不加判断的态度对待它们,来帮助我们建立身心的平和。

  表达性书写:每天抽出10分钟记录自己的心情,在空白的纸上写下内心的真实感受,无论是喜怒哀乐,都以文字形式倾泻于纸上。有助于释放潜意识中的压力,进而缓解焦虑症状。

另外

这份“七天情绪法则”

助你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

掌握更加高效的工作与生活

你听说过“不爱上班门诊”吗?

认为还有哪些职业病或职业情绪

值得被重视?

责任编辑:刘雅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