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顺义空港街道优山美地社区:用好三支队伍,打造垃圾分类国际化示范社区

发稿时间:2025-04-03 18:3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4月3日电(记者 杨月)“日常生活中垃圾可以分成哪几类?”“剩菜剩饭属于什么垃圾?”……培训和志愿者活动中,互动问题吸引了不少居民抢答。为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升居民环保意识,助力绿色社区建设,顺义区空港街道优山美地社区近期举办一系列垃圾分类宣传推广活动,引导居民们优化社区环境,共同营造美好生活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该社区居住着15个国家的居民,面对居民个性化需求和复杂多样的社区工作,近年来,优山美地社区居委会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组建三支队伍,推进垃圾分类等关键小事,将社区打造成垃圾分类国际化示范社区,为基层治理提供了生动实践。

  多语种志愿服务队,创新垃圾分类“新样板”

  “志愿者老师,我们之前也学习过垃圾分类,自认为也是个行家,结果真的拿到各种垃圾后竟然有点迷糊了,刚才你们用实物来具体分类讲解,我才算真正弄明白啦!”一位外籍居民用不流利的中文说道。

  这是顺义区空港街道优山美地社区垃圾分类推广活动中的一个片段。该社区外籍居民占比高达68%,社区紧紧围绕营造“国际化类海外环境”的中心工作,居委会在垃圾分类推广等关键小事上出实招,努力打通语言壁垒,建立“垃圾分类国际化先行先试示范社区”,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开展广泛联动,不仅与网格内多所国际学校建立联系,还与居民、物业管家展开合作,招募12名精通英语、法语、乌克兰语等6国语言的志愿者,组建起一支多语种志愿服务队。

  服务队成立以来,累计开展6次“多语种入户宣传周”活动,覆盖外籍家庭500余户;在优山商务酒店、国际学校等场所举办多语种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吸引500余人次参与;建立线上多语种咨询群组,实时解答居民分类难题。这些举措让外籍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从最初38%提升至现在的88%,分类准确率保持在90%以上。

  “三色”马甲志愿队,引导垃圾分类“新时尚”

  很多宣传推广活动上,尽管大家讲着不同的语言,但都被垃圾分类趣味互动游戏吸引,不少家庭纷纷上阵参与游戏和答题。现场还有不少居民被志愿者们“变废为宝”的成果展示吸引,比如社区居民利用旧物做成手工艺品等。在欢声笑语中,垃圾分类的知识和低碳生活的理念得以传播。

  据了解,该社区2020年8月创建红绿蓝“三色”马甲志愿团队,大力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红色”引领,党员冲锋在前,联动物业,超百次深入园区、商户,普及知识,掀起大家参与热潮。“绿色”行动,优化投放模式,由于别墅区面积大、居民生活习惯各异,物业管家采取预约入户宣传的方式,贴心又高效。

  同时,社区在每户别墅门前巧妙设置“两桶一袋”,实现居民1分钟就近投放垃圾,极大地提升了家庭源头分拣纯净度,让绿色低碳的理念在日常投放中得以践行。“蓝色”守护,精细管理分类,4人的志愿队值守4处桶站,分时段纠错,建台账精管,让分类工作全面落实。

志愿者们在工作中。顺义区空港街道优山美地社区供图

  青春志愿宣讲队,打造垃圾分类“新名片”

  优山美地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欧颖作为空港街道垃圾分类赋能讲师,每季度举办内部讲师培训,涵盖分类知识、讲解技巧等内容,不断壮大宣传队伍。

活动现场。顺义区空港街道优山美地社区供图

  宣讲员们定期在别墅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的讲座和宣传活动,通过生动的案例、形象的图片及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技巧。垃圾分类宣讲员队伍已成为社区居民垃圾分类工作的知识传播者,宣讲活动深受居民们的欢迎和好评,形成了“好风气人人营造、好环境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白珂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