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4月8日电(记者 宋潞)为落实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加速生殖健康服务能级跃升,中国民族卫生协会联合北京融和医学发展基金会日前在京召开“不孕不育分级诊治及护理能力提升学术研讨会”,50余位顶尖生殖医学专家,围绕分级诊疗体系构建、全周期护理模式创新等关键议题进行研讨。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副会长赵艳华在致辞中指出,随着我国人口形势变化,辅助生殖技术已成为解决生育难题、推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支撑。临床护理技能的提升作为辅助生殖行业建设的重要环节,在保障辅助生殖技术、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副会长赵艳华致辞。主办方 供图
护士作为辅助生殖团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体验和受孕成功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李蓉在致辞中表示,“随着相关政策逐渐完善,医务人员更应注重规范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加强质量控制,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确保辅助生殖技术的安全、有效应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李蓉致辞。主办方 供图
在分组讨论环节,与会专家聚焦不孕不育分级诊治、辅助生殖护士核心能力构建、护理服务体系优化等多个重要议题,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讨论。其中,在关于不孕不育分级诊治的具体模式方面,专家们认为,目前还存在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协作不够紧密、信息共享不畅等问题,建议加强区域医疗协作、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扶持力度。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史杰(左一)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护士长宋东红(右一)共同主持讨论环节。主办方 供图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护士长宋东红提出,辅助生殖护理需从“全周期健康管理”的视角切入,形成从备孕指导、心理支持到产后延续服务的闭环服务体系。聚焦护理人才的长效发展问题,宋东红表示,护士不仅需要熟练掌握辅助生殖技术的操作流程和护理要点,还需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护士长宋东红(右一)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护士长邓明芬(左一)参与讨论环节。 主办方 供图
宋东红还说,心理支持能力也是辅助生殖护士不可或缺的一环,“不孕不育患者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较为常见。因此,护士需要具备敏锐的心理洞察力,及时发现患者的‘坏情绪’,并给予有效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治疗心态,积极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挑战。”
集体讨论中。主办方 供图
研讨会上,与会人员共同发出倡议,呼吁全行业重视护士能力建设,加大对护士培训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护士职业发展体系,为护士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推动辅助生殖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高行业整体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