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4月11日电(记者 高蕾 杨月 实习生 阴晓帅)“《下神》多线叙述手段的应用,改变了以前网络文学过于注重故事或爽感的单线叙述模式,丰富了网络文学的叙事手段。”近日,在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山东省作家协会和豆瓣阅读主办的陆春吾《下神》作品研讨会上,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说。
“《下神》是一部具有女性视角的优秀悬疑网络文学作品,融合女性题材、复仇、悬疑、民俗文化等多种元素。”山东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曲艺指出,纵观陆春吾的作品,鲜明的人文内核是其作品最为重要的精神底色,网络文学不仅仅是爽文的呈现,而应该像一簇光,通过文字能够去照亮些什么。
谈到小说的写作特色,豆瓣阅读高级主编杨帆认为,“自然流畅的情节衔接、蒙太奇式叙述是陆春吾作品的一大特色,在《下神》这部作品里表现得尤为突出,好几处转场都处理得十分精妙,这让作品有了强烈的电影感,也让故事的推进如行云流水般自然,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跟随情节进入到新的场景,没有丝毫的突兀感。”正是这种独特的叙事手法,为后续作者巧妙融合闽南灵异民俗元素与悬疑故事元素奠定了基础,给读者带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沉浸式阅读体验。
“《下神》的语言独具匠心,文本中佛寺、神像和古朴的仪式即是特定的故事元素,又凸显出独特的神秘感和宿命感;大量谶语和象征手法的运用,进一步营造出神秘而古朴的氛围,使得故事不仅仅停留在案件本身,而更加具有基于人性的悲剧之美。此外,作者善于以极为细腻的描写,刻画出活泛的生活感受,展现丰富的人物内心,使得故事有着极为生动细腻的质感。”西北大学副教授高翔表示。
“作者用阴郁的笔调将一众小人物挣扎求存的生活史穿插交织其中,不但立起了人物群像,而且使得小说的叙事旋律浸润着岁月蚀刻的光晕,在不破坏小说整体刻意营造的紧张感、压迫感的同时,又增添了娓娓道来的诉说感。”在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兴杰看来,作者不仅塑造了人物群像,而且这些人物无论主次,都比较饱满,有着属于人的丰富性、复杂性。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黄发有则从现实主义的角度解读了《下神》,他指出,“《下神》虽然充满了悬疑和奇幻色彩,但其内核依然是现实主义的。小说通过对‘下神’现象的描写,反映了当下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环境问题、道德滑坡现象等等。作者将这些社会问题融入故事情节,通过文学的形式进行呈现,引发读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下神》不仅是一部悬疑小说,更是一幅扎根于闽南文化土壤的生命画卷。作者陆春吾以独特的视角打破传统叙事框架,将案件背后的文化肌理与人性微光娓娓道来。陆春吾表示,书中呈现的闽南世界,既是信仰的投射,也是普通人挣扎与韧性的舞台。通过分散话语权,让边缘人物成为自己命运的主角,他们的喜怒哀乐不再是陪衬,而是对“善恶有报”这一朴素价值观的深刻叩问。在这里,悬疑的外壳包裹着对生命姿态的凝视,而每一处民俗细节都在无声诉说着:即使最微小的存在,也有撼动心灵的故事值得被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