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7月3日电(记者 朱浩天 通讯员 张天杰)在紧邻青海湖畔的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西宁房建生活段哈尔盖房建维修综合车间,有一支由来自山东、河北、河南、辽宁等地,平均年龄32岁的青年组成的“乌兰巴特尔青年突击队”(以下简称“青年突击队”)。这支青年突击队常年奔波于茫茫铁道线上,呵护着531公里管辖范围内的站房设施设备安全。
西宁房建生活段哈尔盖房建维修综合车间青年突击队巡检前列队布置巡检任务。朱琳琳 摄
今年入夏以来,这支涵盖瓦工、管道工等5个工种的青年突击队,已完成哈尔盖站、青海湖站、鸟岛站等9个车站站房、站台设备的巡检任务。除此之外,在2025年暑运来临前,青年突击队还对管内1157间房屋设备进行了全面预防性检修。汗水浸透的工装,凝结着他们日复一日的默默坚守和奉献。
青年突击队在巡检天桥安全铁网等五金设备设施。朱琳琳 摄
虽然夏季气温明显回升,但青海湖周边昼夜温差悬殊,大风天气频繁,“防风战”早已成为青年突击队的家常便饭。6月23日清晨,哈尔盖地区狂风大作,青年突击队队长魏洛加通过对讲机发出指令:“各小组注意,现在风速18米/秒,进入特级防风警戒!”队员们立即分成3个小组展开行动:瓦工组带着卷尺检查哈尔盖站站台帽石,电工组测试照明线路敷设区域抗风稳定性,管工组检查站区房屋给排水管道接口是否松动。
阵阵冷风扑面而来,来到哈尔盖房建维修综合车间所辖的鸟岛站进行检查的瓦工刘启新,发现站房外一处屋面的防水卷材微微卷起,他迅速撕下残料,清理基层、铺贴附加层,手持热熔枪对准封边,用冷底子油粘贴卷材,目光专注,手下动作一丝不苟。“这里离湖边更近,风速更高,更得保证卷材牢固。”刘启新喘着气说。
青年突击队在巡检站房落水管道及配件。朱琳琳 摄
在与恶劣天气的长时间斗争中,队员们发明了站台设备检查“三色标记法”:用红色油漆标注易损部位,黄色标注已加固区域,绿色标注设备正常。仅6月中旬,他们就在青海湖站修复了9处屋面卷材破损隐患,给站房戴上了一层“防风铠甲”。
青年突击队在实训场内练习站台限界测量作业。朱琳琳 摄
在工作之余,车间练功场是青年突击队常去的地方。下午,灼灼烈日下,大家开始反复练习站台限界测量、砌墙及管道热熔技术,神情专注,年轻的脸庞已脱皮泛红。“站台限界测量必须精确到毫米。”魏洛加大声叮嘱。结合“一班组一方案”定制化培训,他们还创新发明了准备、规划、巡视、记录、跟踪、优化的“房建巡检六步法”,对隐患进行建档闭环管理,设备质量稳步提升。
“刚来这里时,晚上会被风声吓醒,现在听到风声,就知道该检查什么设备。”来自甘肃的青工邹建鑫揉着被晒脱皮的脸颊说道。夜幕降临,工区宿舍里传来阵阵笑声。来自吉林的小伙王佳富用手机给大家展示新学的瓦工技术视频,他讲得专心,大家听得用心。
列车飞驰,车窗里掠过湖光山色。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早已把青海湖畔当做了人生的第二故乡。光阴似水,他们用青春浇筑着高原铁路的安全防线,书写着朴实又精彩的人生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