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相约未来共赴雄安|走进雄安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 感受“黑科技”重塑“未来之城”

发稿时间:2025-07-07 13:55: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雄安7月7日电(记者 牟昊琨)盛夏时节,步入雄安新区启动区的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区,展示大厅内无人机、量子云印章等“黑科技”产品琳琅满目,瞬间将人带入充满科技感的“未来世界”,沉浸式智能体验近在咫尺。

  雄安新区启动区的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项目简介。中国青年网记者 牟昊琨 摄

  产业园地处雄安启动区核心地段,北接中国星网公司总部,西邻北京援建学校及成熟居住区,东侧宣武医院雄安院区已落成,周边北京交通大学等四所疏解高校正加紧建设中。产业园正南方向,总部区内国贸中心、三大央企总部大楼拔地而起,更连通直达北京大兴机场的R1线城际站,实现“在雄安托运行李,于北京登机”的高效出行模式。据中国电信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启动区电信产业园讲解员白佳雪介绍,目前,产业园的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整个园区正规划建设10栋大楼,分两期进行。

  白佳雪正在向记者介绍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项目。中国青年网记者 牟昊琨 摄

  在园区的展示中心,白佳雪为记者展示了中国电信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一系列创新应用成果。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天翼星云飞行服务平台。该平台通过5G信号基站覆盖,实现了对无人机的远程控制,无需飞手和遥控器,即可完成各种任务。

  “在容东片区金湖街的路边智慧灯杆上,就部署了无人机方舱。这些无人机方舱不仅作为无人机的停机坪,还具备自动充电功能,能够实现无人值守自动充电,为下一次飞行做好准备。无人机可以按照预先规划设定好的航线,定时定向开展巡查巡检工作,如协助片区进行道路巡查、巡检公园水域、监测非法游泳钓鱼等行为,并自动生成报告。此外,无人机还可以协助公安机关识别地面车辆及车牌、进行违章处罚,以及协助城市消防救援局、森林防火部门等进行火情监测和安全帽佩戴情况检测等。”白佳雪说,在运输方面,无人机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园区楼顶的方舱比灯杆上的要大一些,下方挂载承重量载物箱,可以运输应急物资、餐饮快递等。通过提前申请报备,无人机就能精准扫描进行运输,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缩短了时间。

  2024年汛期,无人机就已经参与雄安新区的防汛工作中。据工作人员介绍,期间搭载着园区自主技术的无人机,实现了对雄安新区流域的多个水库、河流的巡视,“无人机自动对比水位线并形成数据,工作人员通过后台可以第一时间对风险进行预判。”

  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外,“黑科技”在智慧交通建设中也派上了用场。在容东片区12.7平方公里内,中国电信投资建设的全长153公里的全国首个规模化区域级数字道路,目前已全部进入运营期。

  在这项应用中,数字道路智慧灯杆与智能网联无人机是“主角”,即在已建成的智慧灯杆上顶部安装无人机方舱。从地面抬头看去,方舱与灯几乎浑然一体,这样的设计既减少了方舱的占地面积和建站费用,还让方舱有了更好的视野范围,减少了对地面人员、车辆的影响。白佳雪告诉记者,这类无人机可基于4G/5G网络实现远程操控,利用视觉AI、大模型技术实现数字道路设施设备运维、交通运行等各类事件自动化识别。

  一枚小小的印章,如何能融入“黑科技”?在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里答案已然揭晓。打开手机,通过专属客户端操作,近期的盖章数量、审计数量等一一展现在眼前,这正是量子云印章带来的清清楚楚的“管章”体验。

  据白佳雪介绍,该技术可以实现数字化用章流程,一站式实现在线申请、审批、授权,并通过身份验证解锁盖印,每次盖印自动记录用章人、时间、地点、次数以及文件照片等关键信息,确保用章全流程透明、可追溯。

  据悉,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自2024年5月投运以来,已累计接待政企考察团1600余次。这座占地百余亩的“城市大脑”,正通过量子通信、低空经济、数字交通、大模型等12项核心技术,成为孕育“未来城市”的创新实验室。现在,越来越多的智慧应用逐步从园区走向雄安全域,将更多的创新基因注入雄安更多的街道、更多的建筑。

责任编辑:杨逸凡